- 推荐曲目:《渔樵问答》《傻子的理想》《柴拉可汗组曲》
《柴拉可汗》是由“天水乐集”策划制作的二张专辑中的第一张,第二张是蔡琴与李建复的联合专辑《一千个春天》。
“天水乐集”成立于1980年,由六个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合组而成。这六个年轻人甫自大专毕业,在音乐领域中各有各的专长,且皆才华洋溢,为当时校园民歌风潮中的佼佼者。其中,李寿全为策划及执行制作人,苏来、许乃胜、靳铁章负责词曲的创作,而蔡琴、李建复优越的嗓音则早为大众熟悉。此外,当时负责为“天水乐集”作品编曲的是陈扬、陈志远二大编曲家,这使得“天水乐集”作品水准更向上提升不少。而事实上尽管该乐集在制作了二张专辑之后便解散,但这仅有的二张专辑却成为民歌末期试图力挽狂澜的经典;纵然在历史意义上敌不过同时期苏芮、罗大佑的黑色革命,但诚恳、扎实又不失创意的内容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今天听起来依旧韵味无穷。而当年笃信“理想”与“现实”可以并行不悖的这六个年轻人,亦为今日普遍化的“音乐工作室”开了示范的先声。
《柴拉可汗》除了作为“天水乐集”的初啼之外,它另一个音乐史上重要的意义在于其已具雏形的“专辑整体概念”,换言之,即西方音乐中所谓的“Concept Album”。整张专辑的风格非常一致,无论在词意曲风上都蕴涵浓厚的中国味,从《渔樵问答》、《寒山斜阳》到《天水流长》、《古城梦回》,首首都象极了水墨淋漓、气韵酣畅的中国山水画。
除了上述歌曲外,这张唱片的重头戏,同时也是最大的突破,在于《武松打虎》及《柴拉可汗组曲》,这两首曲子的故事性皆相当浓厚,而陈扬的编曲使得故事的氛围能够鲜明地环绕在听者四周,功不可没。《武松打虎》的特色在于曲子中段“打虎”的部分不用文字描述,而以音乐作象征性的表达。在当时电子合成乐器尚未普遍之际,传统锣鼓乐器所呈现出的效果便如同国剧中的“马鞭”一般,雅致别具且提供了广大的想象空间。而李建复的歌声亦表现了相当大的戏剧性,对于如何诠释武松这位打虎英雄的心境作了不少努力。
较之《武松打虎》,《柴拉可汗组曲》的主题更庞大、结构也更完整。其用组曲的形式来铺陈情节,使得一首首的曲子犹如电影中一幕幕动人的画面,在光影流转间娓娓说着蒙古高原上流传不尽的英雄争战、儿女情长。这种做法在当时是项很大的创新与突破。“一直到现在,听起来都还颇前卫的。”陶晓清回忆着说。
而在“天水乐集”制作的下一张专辑《一千个春天》中,他们又再度实验了组曲的其他可能性,《细说从头组曲》中的六首曲子可以各自独立欣赏,而合起来又呈现了薪传的大主题,且还有时间顺序,亦是不错的作品。
面对今日流行乐坛盛行的翻译抄袭,当年“天水乐集”的这群年轻人对音乐的热忱、理念及勇于实验的创造力该是他们透过这二张专辑遗留给我们最珍贵的宝藏。就如同陈扬所说:“那时候我们可以为它连续开会个三、四天,对音乐编排方式,还有怎么去诠释一个蒙古的东西……,完全没有禁忌,尽量发挥想象力……”就是这样一种忠实于音乐、忠实于自己的态度,使他们做出了如此优秀耐听的歌曲。而同样身为所谓社会良知的大学生的我们,或许可以藉此反省自己,拿出勇气及创意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出真诚的声音。
专辑曲目:
01.渔樵问答
02.寒山斜阳
03.武松打虎
04.歌者抒怀
05.傻子的理想
06.天水流长
07.古城梦回
08.柴拉可汗组曲
《柴拉可汗》是由“天水乐集”策划制作的二张专辑中的第一张,第二张是蔡琴与李建复的联合专辑《一千个春天》。
“天水乐集”成立于1980年,由六个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合组而成。这六个年轻人甫自大专毕业,在音乐领域中各有各的专长,且皆才华洋溢,为当时校园民歌风潮中的佼佼者。其中,李寿全为策划及执行制作人,苏来、许乃胜、靳铁章负责词曲的创作,而蔡琴、李建复优越的嗓音则早为大众熟悉。此外,当时负责为“天水乐集... [展开]
返回顶部